英皇金融 :基金季報敷衍了誰 |
|
眼下,國內60家公司的652只基金的二季報披露完畢。在二季度大盤持續下跌中,基金二季度整體虧損3513億元,堪稱歷史上第三大虧損季。然而,筆者查閱上半年排名墊底基金的二季報時,卻發現不少基金毫無歉意和愧疚,仍然名正言順地為自己辯護。 在上半年跌幅最大的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墊底的國聯安德盛紅利基金虧損29.88%,但在二季報中,絲毫不見該基金的反省,反倒是自說自話:“二季度,本基金預見基本面可能出現的不確定因素,在倉位上較為保守,在結構上嚴格控制了主題類股票的參與幅度,市場下跌過程中受損較小。”看罷不禁令人疑惑,既然已經預見到“基本面可能出現的不確定因素”,并且“倉位保守”,在“市場下跌過程中受損較小”,又何以在二季度出現23.19%的虧損?該基金在一季度跑輸業績基準數個百分點后,二季度繼續跑輸業績比較基準4.31個百分點。顯然,這是投資能力不足,卻被描繪為投資能力突出。 而在標準混合型基金中,上半年業績倒數第二的華富競爭力優選基金虧損24.64%,單季虧損21.15%,跑輸業績比較基準7.23個百分點。但在“報告期內基金的投資策略和運作分析”項目中,總共只有176字,該基金先是列舉二季度一系列不利因素,從歐洲談到美國,從國內宏觀數據談到房地產市場,最后用一句話匆匆結束,“本季度后期,投資組合集中于銀行、家電等行業,減持了房地產、券商等行業。”該基金為何大幅跑輸業績基準?基金在操作上有哪些失誤?報告中只字不提,讓普通投資者云里霧里。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該基金在對下一季度進行展望時,在進行一番分析后,竟大言不慚地表示:“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這一原則將在第三季度有充分的表現空間。 ” 這樣的季報并非個案,而是普遍現象。業內固然不乏興業趨勢等基金的報告,較為詳盡地陳述了季度內基金的運作情況,包括失誤和不足。但即使同一公司旗下的基金,也未能做到同樣的詳盡。 普通的基金投資者并非專業人士,他們既沒有專業的分析工具,也看不懂簡略的專業陳述。將辛苦積攢的收入托付基金公司的投資者,面對敷衍、晦澀的季度報告,恐怕都不會感到滿意,也難以對投資放心。作為資產管理行業,如果連坦誠、真實、透明等立業之本都難以達到,就是對投資者知情權的不尊重,也錯失了樹立品牌的良機。這些基金的管理者與其說是敷衍了投資者,不如說背離自己的職業操守。 相比其他行業,基金業的服務理念、營銷觀念仍然十分初級。與新基金發行時的熱情相比,基金公司對持有人的日常服務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不論在失意還是得意之時,希望基金公司都不要忘記了誰才是真正的“上帝”。 |
- Mar 15 Thu 2012 16:56
英皇金融:基金季報敷衍了誰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