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法國郵政總局 -搬屋


一、法國郵政總局簡介

  法國郵政局舊址位于東交民巷19號,是一排西方二十世紀初折衷主義風格的平房。

  法國郵政局建于1910年,與東交民巷5號的法國使館同處路北,隔門相鄰,又與東交民巷34號法國東方匯理爭行斜對。建筑主體為磚木結構,坐北朝南,南正立面作左右對稱圖形,東西兩側各開一門,門兩側巾貼以堅固的花崗石壁柱,更顯突出醒目。正面墻體除東西兩座對稱的大門外,徹以六扇連續的拱券作大窗(兩門外側各一扇,兩門之間連續四扇)。墻體作中式清水磚墻,頂部以中式疊澀磚徹出兩重風火檐,兩檐間的矮墻壁砌以中式女兒墻,并飾以中式磚雕,而其間加以九列西式三角山花。

  這座建筑具有明顯的中西合璧風格,是西方折衷主義中含有較多東方色彩的典型的“殖民地式”建筑。

  法國郵政業務分為信函業務、包裹和物流業務、金融業務三大部分,是歐洲郵政領域的主要企業之一。2003年共運送的信函、包裹270億件。其在全球擁有200家子公司、306,371名員工、17,000個投遞點、22架飛機和3輛高速火車。

  2001年,在歐洲市場的份額僅占10%,次于競爭對手德國郵政(24%)和荷蘭郵政(13%),但法國郵政已成為歐洲市場第三大包裹業務經營者。在競爭激烈的歐洲包裹市場上,2002年,法國郵政在包裹和物流控股公司繼續贏利并不斷發展之后,郵政包裹和物流部的業務收入也增長了20%,郵政包裹業務營業額為30.7億歐元,占總營業額的18%。

  德國、法國和英國是歐洲三大主要包裹市場,占歐洲包裹市場業務量的60%,而法國郵政在這三個國家的郵政市場都居領先地位,如在國內郵政包裹和速遞市場居首位,在德國市場位居第二,在英國市場列居第四。

  法國郵政不僅在國內以其形象和實力贏得了用戶,而且還不斷把業務向其他國家拓展。隨著法國郵政的包裹、物流和信函業務逐步走向國際市場,在歐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用戶眼中,La Poste已經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法語詞匯,而更是一個充滿活力、善于創新、勇于開拓的現代化法國企業。

  員工情況:隨著法國政府規定新的工作時間的縮短,La poste 相應增加了雇員人數,1999和2000兩年大約增加了20000個工作崗位。La poste 樂于招聘年輕人,因為年輕人可以激活企業。特別是沒有經過什么培訓的畢業生,將他們首先安排在客戶服務部門工作,大部分顧客都對他們表示滿意,然后在深入到各個崗位。希望他們能夠得到永久的工作。La poste 還注意給予員工平等的工作機會,現在集團雇用了超過2000名殘疾員工,避免了他們過早退休情況的發生。公司希望每個員工能夠各盡其才,在最合適的崗位上工作。

二、公司發展歷程

  La poste 是現在歐洲領先的郵政服務集團。其主要業務有郵政信件,包裹,財政服務,總共擁有17071個營業網點。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條件下,在科技日益成為決定因素的大趨勢下,La poste集團繼續進行國際化擴張,尤其是在歐洲和美國。公司的目標是到2002年,超過10%的收入來自法國以外的市場,并且在歐洲的郵包市場占有率達到10%。

  La poste 積極提高服務質量和速度,以求能夠適應不同顧客對于效率及安全的需要,尤其是在當前電子數據領域。

  據史書記載,從中世紀時起,就已有了La poste的雛形,那時就已有了固定的運送郵件的線路,并已貫穿城鄉。

  1638年,就已有了郵遞員

  1849年,發行第一張人像郵票

  1870年,發行了郵政明信片

  1873年,已有了54條郵政線路

  1879年,法國電信局與法國郵政(La poste)合并

  1914年,已有175條郵政線路

  1995年,專門成立了法國郵政歷史委員會

三、法國郵政四大發展戰略

  面對歐盟內部郵政市場的開放,法國郵政為了增強競爭力,制訂了新的發展戰略和規劃。該國的戰略重點放在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提高員工素質、服務質量上,努力打造法國郵政品牌,保證法國郵政經濟效益持續穩定增長,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不斷擴大市場。

  隨著信函業務市場的不斷開放,競爭的不斷加劇,歐盟除了郵政業務全面自由化的國家外,其他各成員國郵政部門都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沖擊。抓住市場開放帶來的機遇、加速 內部調整、積極向外擴張、促進郵政進一步發展,成了各國郵政的共同選擇。面對競爭,法國郵政采取積極的經營策略,他們立足長遠,做好了充分準備,出臺了四大發展戰略。

  法國郵政制訂的四大發展戰略注重后勁的積蓄和可持續發展,提出不斷改善產品質量,以簡捷、可靠、適用為目標,滿足不同用戶的需要;依靠改進產品,實施開發創新,使企業利潤得到增長;通過開辦有吸引力的業務,特別是金融業務,使郵政網點能夠為所有人提供優質服務;加快郵政企業的現代化步伐,重視員工素質的提高和能力的培養。

  早在1997年,法國郵政就全面完成了企業化改造,開始推行對外擴張戰略。目前已在 20多個國家擁有了近200個公司。大量的并購活動,不斷增加的投資成本,雖然使郵政的收入逐年上升,但2001年企業利潤卻出現赤字,凈虧損達到 9500萬歐元。這使法國郵政清醒地認識到,對外擴張、并購、收購活動是一個長期的計劃,而加強管理、整合已有資源、創造良好效益,才是長遠大計。

  法國目前有17000多個網點,其中82%由法國郵政直接管理。法國郵政有1048 個郵局設在偏遠的農村地區,投入多,收入少,業務收入僅占總收入的18%,普遍服務任務艱巨。為了減少成本,提高效益,該國郵政擴大郵政服務渠道,與當地政府、超級市場和獨立零售商等合作,發展了近3000家代辦支局、社區郵局和用郵點,提供多種基本郵政服務。法國郵政同國內的煙草商店合作,目前有 34000多個煙草商店出售郵票,有的煙草商店還出售郵資信封。

  為了擴大配送渠道,法國郵政積極與超級市場合作,在家樂福150個超級市場以及24 個Auchan百貨商店出售郵資信封等,在方便用戶用郵的同時,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嘗到合作甜頭的法國郵政,又在農村等偏遠地區開辦代理用郵點,與法國電信、失業保險代理處等部門合作設立公眾服務點,配送郵政產品,獲得雙贏。

  法國郵政改變傳統做法,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用郵習慣,靈活調整營業時間。目前,法國郵政的服務時間沒有統一的作息時間表,有的在周末延長營業時間,有的在集市期間延長時間。以用戶為中心的郵政網絡、靈活多樣的服務,滿足了不同用戶的需求,也使郵政的服務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與此同時,法國郵政進一步完善金融信息網絡,注重擴展前景看好的家庭銀行業務,提供多渠道的金融服務。目前,該國郵政用戶足不出戶就可通過電話、互聯網或自動柜員機辦理個人銀行業務,約有500萬的用戶注冊使用法國郵政的24小時信息和交易業務。法國郵政還將開辦一個以私人用戶為目標的金融網站,為用戶提供金融信息、互動式的在線服務等。

  法國郵政出臺的戰略目標更注重內部潛力的挖掘,為確保戰略的成功實施,法國郵政將制訂一項有突破性的行動計劃:強化管理,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的協同作用,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共同協商、謀求發展,與歐盟內部各合作伙伴建立均衡的伙伴關系;在加強與工會組織的聯系、開展社會對話的基礎上,繼續與郵政職工簽訂有新意的社會合同,確保他們履行義務與職責;為了完成郵政普遍服務的使命,提高市場競爭力,爭取國家的支持,與國家簽訂發展協議。總之,在市場不斷開放的環境下,法國郵政希望憑借自己的品牌效應、與各方交往的能力、商業化的經營方針、用戶的信任和不斷提高的產品質量等優勢,成為用戶的主要服務提供者,使郵政職工從企業獲得更大實惠,增強企業的凝聚力,使郵政獲得持續發展。與此同時,法國郵政根據信函業務發展的優勢和設備自動化程度低的現狀,出臺了投資計劃。目前,法國郵政函件業務收入占法國郵政總收入的59%,在郵局窗口直接面對普通用戶的銷售收入占絕大多數。到2009年,法國郵政要面對歐洲郵政市場的全面自由化,而法國郵政的信函分揀中心與同在歐洲的德國與荷蘭郵政相比,設備陳舊,自動化程度比荷蘭郵政要低許多。

  法國郵政計劃在設備設施的現代化尤其是郵件分揀設備的現代化方面進行投資。2002 年,法國政府主管部門批準了法國郵政提高基礎郵資以籌集投資經費的計劃,從原來的0.46億歐元提高到0.5億歐元。2003年,法國郵政理事會批準了五年投資10億歐元的預算計劃。今年,法國郵政又制訂出在未來六年內投資34億歐元的計劃,這是該國郵政歷史上最大的投資計劃,投資將用于郵件分揀及投遞系統的升級與改造。法國郵政的戰略投資重點已經從海外并購轉移到郵政內部生產設施和配送網絡的現代化升級上。

四、法國郵政進入中國

  幾年來一直盛傳將與中國郵政合作的歐洲第三大物流集團法國郵政(La Poste)終于確定,將于2006年正式進入中國,然而它的合作者并不是中國郵政。

  放棄中國郵政早在2004年上半年,法國郵政開始了與中國郵政的親密接觸。“中國郵政和法國郵政同為郵政,希望中國郵政與法國郵政合作或者合資。如不可能,再考慮與其他企業合作。”法國郵政下屬子公司GeoPost的首席執行官貝格勒(Begle)在2004年11月曾明確向記者表示。

  同德國郵政子公司DHL和荷蘭郵政子公司TNT進入中國模式一樣,法國郵政集團意圖進入中國的是其屬下專營物流和包裹業務的子公司GeoPost。GeoPost目前的業務范圍主要是經營歐洲區內(法國除外)的包裹速遞市場,去年營業額達15億歐元,比前年上升16%,稅前盈利較上年度更是急升50%。

  一直負責法國郵政跟蹤中國市場的法國使館經濟處周亞平在15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傳統意義上郵政的渠道是最多的,而且法國郵政與中國郵政已有在技術方面的合作,所以法國郵政在決定進入中國后,首選合作方自然是中國郵政。目前中國郵政在全國大中城市建有201個較大規模的郵件處理中心,覆蓋全國2300多個縣級以上城市。

  然而,持續了半年多的談判并沒有取得很大進展,雙方并沒有達成共識。主要是由于中國郵政體制改革還沒有完成,目前還處于政企合一的狀態,這種體制下,沒辦法成立合資公司。

  在被迫放棄中國郵政后,一心要進入中國市場的法國郵政開始尋找新的合作伙伴。

  2004年年底,一家名叫“博詢”的歐洲咨詢公司駐中國的辦事處開始悄悄與大通、大田、申通和宅急送等民營快遞公司進行接觸,而“博詢”的委托客戶就是法國郵政。

  鎖定大通布局中國

  法國郵政公司是壟斷全法郵政業務的國有企業,其前身是法國郵電部郵政總局,于1991年經過改制成為具有完全法人身份的公共企業。隨著歐洲物流業的迅速崛起,今年上半年野心勃勃的法國郵政宣布投資十億歐元,擴展其全球速遞網絡規模,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進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

  由于擁有強大的資金支持,法國郵政收到了多家中國民營物流企業的青睞。申通、宅急送都公開表示希望與法國郵政合作。雖然同樣是郵政,但法國郵政與中國郵政有很大不同,他一直在推行國際化,中國無疑是最重要的市場之一。中國外貿總額已經排到世界第二位,而物流業的競爭卻并不充分,無論誰進來都有機會……

  對多家民營企業進行比較后,法國郵政最終選擇了嘉里大通。大通國際是中國第一家合資國際貨運代理企業,以空運貨代業務起家,被稱為中國物流業的“黃埔軍校”。2004年12月31日,東南亞首富郭鶴年家族旗下的嘉里物流聯網有限公司(Kerry Logistics Network Co.Ltd)收購了大通國際運輸有限公司50%的權益,并在2005年1月13日將股份增持為70%。而法國郵政當時也有意入股大通國際。

  與DHL、TNT進入中國時只經營國際快遞業務不同,法國郵政與嘉里大通的合資公司將經營國內、國際快遞業務。雙方初步談定的投資額為各出資一億元。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搬運 搬屋公司 搬運公司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rang 的頭像
    anrang

    實惠搬屋香港

    anr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